8月18日在長沙舉行的國際旅行者內容創作大會上,來自AR行業的大咖們認為,隨著AR技術賦能文旅行業發展,技術的落地帶來優秀內容創作的積淀,好的創意和內容將帶動文旅市場復蘇的強動力,成為消費能力提升的催化劑。
1、AR+助用戶在文旅場景中穿越時間與空間
“AR+的核心在于如何連接,比如一個從未到過橘子洲頭的游客,3年之后,或許只要戴上AR眼鏡,到了長沙就知道以怎樣的路線去到橘子洲頭,感受毛主席的詩詞魅力,和那時英姿勃發的少年意氣。所以我們的價值在于連接數字和物理世界,也可以穿越時空。”
亮風臺聯合創始人唐榮興形象地說,AR賦能景區的價值在本來陌生的地方會讓你熟悉與感知,與過去或未來產生連接。另一方面,AR聯動當下的國潮更新大趨勢,也讓文化的消費力進一步釋放。區塊鏈、NFT等新的技術,需要更多創造,激發新內容創作的價值和經濟的屬性。
“AR技術和文旅行業非常有契合度。AR的魅力在于虛實融合,文旅場景提供實景及背后的IP,AR帶來新的體驗,數字內容的可能性,無論是更沉浸的多媒體的體驗,還是更自然的交互方式來獲得數字導覽和服務,對游客來說都是全新的。”
Nreal公司副總裁呼顯龍認為,對于景區而言,AR是新的商業模式,景區在實體更新上,成本高、時間周期長,而通過AR進行疊加在現實場景中的虛擬內容的打造則成本低廉且時間較短。“AR在實景上的數字內容可以實現動態更新,甚至千人千面。每個游客通過終端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,有人看到國風,有人看到賽博朋克,可以更加個性化。新奇的體驗能實現引流,也帶來新的商業模式,所以這是AR技術對文旅行業的價值。”
飛天云動合伙人副總裁CMO韓沂哲表示,AR作為一種將虛擬信息與真實世界巧妙融合的技術,將虛擬信息模擬仿真后,緊密應用到真實世界中,深度打造文旅體驗,以沉浸式的全新觀感體驗替代原有傳統的講解模式,大大提升游客體驗感以及突破性的感官享受,這是大的發展方向和趨勢。
圖:長沙橘子洲頭
2、AR+景區將實現社交、商業經濟活動于一體的生態
但是,就現階段而言,AR+景區的融合還處于初級階段。攜程集團產業投資高級總監周巧巧也提出,就所做的一些消費者實際體驗調研結果來看,認為目前AR+文旅的體驗還有待提升,內容也相對單一,在不同區域不同景區體驗到的玩法也有些同質化傾向。
對此,易現先進科技商務副總裁鄭藝俊認為,AR的發展亟需開放的平臺,通過低代碼高效率的創作工具,降低AR內容創作門檻,讓高校學生、藝術家群體、數字媒體藝術平臺等更多的群體融入AR生態共同創作。
“傳統景區面對00后、10后的游客,如何讓傳統的人文歷史的觀念更加數字化、更吸引人,更理解Z世代的感官和體驗就是我們要做的。未來,我們需要的是整個線下空間+AR的技術,會打造全新線上線下虛實融合的經濟體,消費者從線上到線下,到內容創作者,從PGC、UGC,景區的現實空間被填滿后,虛擬化空間的打造就很有想象力了。”
唐榮興預測,下一代互聯網技術或者元宇宙,需要10至20年的發展。未來元宇宙,將把許多時間與空間的內容連接起來,將用戶的體驗也連接起來,讓文旅從信息化走向了虛實連接,創造一種全新的空間體驗。
韓沂哲指出“目前,AR+已具備了場景的能力與硬件的解決能力,也就是基礎的體驗、基礎的內容搭建來完成1.0版本。”他還表示,穿戴是否便捷將會影響后續的發展。到2.0版本階段,整個AR+文旅的生態里,應具備了社交的系統、經濟的系統,同時更多的創作者以UGC,PUC的形式參與進來,形成更完整的體驗。
未來,AR將成為沉浸式景區觀覽的首要載體,在游覽的同時,實現社交活動以及商業、經濟化活動的同步觸達,以增強現實技術解決現實痛點,這就是AR+文旅的未來。
呼顯龍認為,AR產業鏈將是高度專業化分工的生態體系,不只是硬件平臺,還需要各種底層技術與內容廠商的結合,項目的下游還需要專業的集成商和運營商來共同實戰落地。而未來,AR內容制作越來越簡單,創作者的技術門檻越來越低,就像現在的短視頻創作一樣,這也將成為行業成熟的標志。
“比如在岳麓書院,借助AR技術,游客可以在書院中通過手機或者AR眼鏡參與到歷史事件還原,甚至可以扮演歷史人物沉浸式的參與游戲解密、AR尋寶等體驗。當新的數字內容與線下空間充分融合,空間的所有方和場地運營方將會得到持續性的運營價值。”易現先進科技商務副總裁鄭藝俊舉例,易現和合作伙伴通過AR方式改造廈門胡里山炮臺的傳統夜游模式,項目上線后3天售票超2萬張,在廈門引起熱烈反響,不斷吸引游客前往體驗。“在疫情時代,以優質的內容生態去解鎖線下空間新的運營方式,將成為線下"新消費"升級的全新探索。